• 联系我们

经理:荆岩 荆蕊
电话:0532-88317509
邮编:266706
手机:18669896261 15563911578
地址:青岛市平度市同和街道办事处高平路108号

    花生病害大全(很实用)

    花生褐斑病

       

      英文名  peanut brown spot
      异名  花生早斑病。
      病原  病菌为落花生尾孢Cercospora arachidicola Hori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落花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arachidicola (Hori)Jenk,但在我国尚未发现。
      寄主  花生。
      危害  世界性花生病害。受害田块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40%以上。
      分布  普遍发生,分布广泛。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叶柄、叶托、茎杆也可受害。
    (1)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黄褐色或铁锈色、针头状小斑点,随着病害发展,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达110毫米。叶正面病斑暗褐色,背面颜色较浅,呈淡褐色或褐色。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在潮湿条件下,大多在叶正面病斑上产生灰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重时,叶片上产生大量病斑,几个病斑汇合在一起,常使叶片干枯脱落,仅顶部 35 个幼嫩叶片。
    (2)茎杆、叶柄、叶托:病斑为长椭圆形,暗褐色,病斑中间稍凹陷。
    病原物
    (1)形态:分生孢子梗丛生或散生,黄褐色,大小(10100)微米×(36)微米。分生孢子倒棍棒形,顶生,无色或淡褐色,有隔膜312个,大小(35110)微米×(26)微米。子囊壳卵圆形,大小(47.684)微米×(44.474)微米。子囊圆柱形或棒状,大小(27.037.8)微米×(7.08.4)微米。子囊孢子无色,双胞,大小(7.015.4)微米×(34)微米。
    (2)特性:生育最适温度范围2528℃。分生孢子在22℃下,经24小时即可萌发。
    侵染循环
    (1)菌源:病原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块在病残体上及花生堆中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
    (2)传播:条件适宜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落在花生叶片表面,从气孔或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组织内部进行初侵染。病菌的菌丝在细胞间蔓延,产生分枝形吸器侵入栅栏和海绵组织的叶肉内吸取营养造成为害。新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重复侵染。
      分生孢子扩散高峰在清晨叶面上露水刚消失时和下雨之前。在合适温湿度条件下,分生孢子重复再侵染促进病情发展,至收获前造成几乎所有叶片脱落。在南方产区,春花生收获后病残株上病菌又成为秋花生的初次侵染源。
    发生因素
    (1)寄主抗性:蔓生型品种或半蔓生型品种较直立型品种发病;花生生育前期发病少而轻,老叶发病多而重;晚熟品种往往发病重。
    (2)环境:降雨及湿度是决定病害发生轻重的主导气象因素。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蔓延;气候多雨潮湿,发病重。
    (3)栽培: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因地制宜选种抗病品种。应注意合理利用抗病品种,实行多个品种搭配与轮换种植,防止因品种单一化和病菌优势小种的形成而造成品种抗病性退化或丧失。重病田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在栽培管理上,应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时喷叶面营养剂,促植株稳生稳长;整治排灌系统,雨后清沟排渍降湿。花生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清除田间病残体,及时深耕。病残体要集中烧毁或沤肥,以减少病原。
    (2)药剂防治:咨询电话:4000600438



    花生锈病

     

     


     

      英文名  Peanut rust
      病原  落花生柄锈菌Puccinia arachidis Speg.,属担子菌亚门真菌。我国花生上未见冬孢子。
      寄主  花生。
      危害  花生发生锈病后,植株提早落叶、早熟。发病愈早,损失愈重。发病后,减产15%,严重时减产50%。该病除对产量影响外,出仁率和出油率也显著下降。
      分布  花生锈病在我国南方花生产区普遍发生,为害较重。近年来,北方花生产区也有扩展蔓延的趋势。

    为害症状
      花生锈病在各个生育阶段都可发生,但以结荚期以后发生严重。主要侵染花生叶片,亦可为害叶柄、托叶、茎杆、果柄和荚果。
    (1)叶片:叶片发病叶片的背面初生针尖大小的疹状白斑,叶面呈现黄色小点,以后叶背病斑变淡黄色,圆形,随着病斑扩大,病部突起呈黄褐色。表皮破裂后,露出铁锈色的粉末,即病菌夏孢子堆和夏孢子。病斑周围有一狭窄的黄晕。夏孢子堆直径0.30.6毫米。
      下部叶片先发病,然后向顶部叶片扩展。叶上密生夏孢子堆后,很快变黄干枯,似火烧状。
    (2)其他部位:夏孢子堆与叶片上的相似。托叶上的夏孢子堆稍大;叶柄、茎和果柄上的夏孢子堆椭圆形,长12毫米;果壳上的夏孢子堆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2毫米,但夏孢子数量较少。
    (3)病株:较矮小,形成发病中心,提早落叶枯死。收获时果柄易断、落荚。
    病原物
    (1)形态:夏孢子圆形或椭圆形,橙黄色,表面具微刺,孢子中轴两侧各有1个发芽孔,大小(2234)微米×(2227)微米。
    (2)特性:温度。夏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是1133℃,最适温度为2528℃;致死温度湿热为50℃10分钟,但干热60℃10分钟仍不丧失生活力;夏孢子在广东夏季室温条件下,能存活1629天;冬、春季温度较低时,存活长达120150天;在5℃的条件下,存活约一年,-24℃能存活36个月。水分。夏孢子在水滴中才能萌发,在不接触水滴的情况下,即使达到饱合的湿度,也不会发芽。光照。光照对夏孢子发芽有抑制作用。黑暗条件下夏孢子发芽良好,在强烈阳光照射下,即使温度、湿度适宜,也不会萌发。酸碱度。在pH412的范围内,夏孢子发芽正常,pH4以下时,发芽率显著下降,芽管缩短。氧气。在嫌氧时,夏孢子发芽受抑制,而缺氧时则不能发芽。
      大多数夏孢子萌发只产生1个芽管,极少数能产生2个芽管。
      新鲜夏孢子在22℃的水滴中经1小时开始发芽。在24.526℃下,7小时后产生附着胞。22℃时,15小时后产生侵染丝。在2528℃温度范围内,潜育期为6天左右。在20℃恒温下,潜育期为13天,25℃30℃8天。
    侵染循环
    (1)南方:在广东、海南等南方种植区,病菌的初侵染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播种期的花生,病株上产生的夏孢子辗转传播。秋花生收获后落在田间的花生粒萌发后,病菌可在自生苗上安全越冬,春花生播种后开始侵染。室内外贮存的病株,经120150天后,病株上的夏孢子仍有侵染力。秋花生收获后带病荚果经室内贮存至第23月份,夏孢子仍具侵染力。
    (2)北方:花生锈病初侵染来源尚不清楚。
    发生因素
      菌源的数量、气候条件是影响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
    (1)菌源:田间自生苗多、越冬菌源量大,第2年锈病发生就严重。
    (2)环境:雨量和雾露是影响流行的主要因素。春、秋植花生,温度基本上在适宜范围内,故影响锈病流行的主导因素是雨水和雾露。雨日多、雾大或露水重,都可引起锈病流行。高温、高湿、温差大利于病害蔓延。
    (3)栽培:播种期与流行的关系因锈病发病时的温湿度而异,春花生早播病轻,晚播病。
      英文名  重;秋花生则早播病重,晚播病轻。施氮过多,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排水条件差,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种抗()病品种,如鲁花9号、鲁花11号和8130、粤油22、粤油551、汕油3号、恩花1号、红梅早、战斗2号、中花17等。实行12年轮作。因地制宜调节播期,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及时中耕除草;高畦深沟栽培,做好排水沟、降低田间湿度。秋花生收后,清除田间病残体;清除落粒自生苗12次;秋花生病茎堆沤肥,室内病茎在春播前用完。
    (2)药剂防治:咨询电话:4000600438



    花生焦斑病


        

      异名  花生叶焦病、花生枯斑病、花生早斑病。
      病原 <, SPAN class=Apple-converted-space> 落花生小光壳Leptosphaerulina crassiasca (Sechet)Jackson & Bell.,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危害  严重时田间病株率可达100%。在急性流行情况下可在很短时间内,引起大量叶片枯死,造成, 花生严重, 损失。
      分布  各花生产区均有发生。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柄、茎和果针。
    (1)叶片:通常先从叶尖开始发病,少数从叶缘发病,病斑呈楔形或半圆形,由初期褪绿渐变黄、变褐,边缘深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后变灰褐、枯死破裂,状如焦灼,上生许多小黑点即病菌子囊壳。叶片中部病斑初与黑斑病、褐斑病相似,后扩大成近圆形褐斑。该病常与黑斑病、褐斑病混生,有明显胡麻斑状。在焦斑病病斑内有黑斑病或褐斑病或褐斑病、锈病斑点。
      收获前多雨情况下,该病出现急性症状。叶片上产生圆形或不定形黑褐色小渍状大斑块,迅速蔓延造成全叶枯死,变黑褐色,并发展到叶柄、茎、果针上。
    (2)茎及叶柄:病斑呈不规则形,浅褐色,水渍状,上生小黑点。
    病原物
    (1)形态:子囊壳。褐色,近球形,孔口有短乳状突起,直径60120微米,内含820个子囊。散生在寄主表皮内,开始半埋生,后渐露出。
    子囊。初无色透明,卵形至袋形,无侧丝,成熟时黄褐色,大小(5080)微米×(2555)微米,内含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浅褐色,具12个纵隔和34个横隔,隔膜处缢缩,大小(2237)微米×(1016)微米。子囊孢子在子囊内排列不规则,
    (2)特性:该菌生长温限835℃,最适28℃
    侵染循环
    (1)菌源:病原以子囊壳和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
    (2)传播:遇适宜条件释放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至花生叶片上,萌发芽管直接穿入花生叶片表皮细胞。后病斑上产生新的子囊壳,释放子囊孢子进行再侵染。子囊孢子扩散高峰在晴天露水初干和开始降雨时。
    (3)发生时期:病害在田间发生较早,通常在花生花针期即可发现。
    发生因素
    (1)寄主抗性:据观察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
    (2)环境:高温高湿有利于孢子萌发和侵入。
    (3)栽培:田间湿度大、土壤贫瘠、偏施氮肥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适当密植,播种密度不宜过大。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2)药剂防治:咨询电话:4000600438。



    花生茎腐病


     花生茎腐病:上格(妙回田)+叶面肥  效果很好


         
      英文名  Peanut stem rot
      异名  花生颈腐病。
      病原  棉色二孢Diplodia gossypinaCooke)M.et C.,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柑桔囊孢壳Physalospora rhodina (B.et C.)10oke=P.hossypina Stevens,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寄主  花生、大豆、棉花、绿豆、四季豆、莱豆、甘薯、甜瓜等20多种植物。
      危害  一般田块的发病率约为10%20%,严重可达50%60%,甚至颗粒无收。植株早期发病很快枯萎死亡,后期发病者果荚常腐烂或种仁不满,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分布  各花生产区均有发生,山东、江苏、河南、河北、陕西、辽宁、吉林、内蒙、黑龙江、安徽、海南、广东等省发生较重。

    为害症状
      花生幼苗和成株均可受病菌侵染。
    (1)苗期:花生幼苗出土前即可发病,病菌通常先侵染子叶,造成子叶变黑腐烂,然后侵入植株茎基部及地下根颈处,产生黄褐色水债状,后逐渐绕茎或根颈扩展形成黑褐色病斑。病斑扩展环绕茎基时,地上部萎蔫枯死。在潮湿条件下,病部产生密集的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表皮易剥落。田间干燥时,病部皮层紧贴茎上,髓部干枯中空。
    (2)成株期:成株期发病,先在主茎和侧枝茎基部产生黄褐色水渍状略凹陷的病斑。病斑向上、下发展,茎基部变黑枯死,纵剖根颈部,髓呈褐色干腐状,湿度大时,病株变黑腐烂。病部密生黑色小粒点。
    病原物
    (1)形态:分生孢子器。球形至烧瓶状,暗褐至黑色,单腔,壁厚,有一乳头状突出孔口。孢子器直径130250微米,内有分生孢子。孢子器散生或聚生,埋生在寄主表皮下,成熟后外露。分生孢子。长椭圆形,为成熟时无色、单胞,成熟后呈暗色双胞,大小(2030)微米×(1013)微米。分生孢子梗。线状,不分枝,无色。
    (2)特性:病菌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23℃下培养,菌丝体白色绒絮状,4天后菌落直径达10厘米,5天后菌落变绿,最后变成黑色。
      菌丝生长适温2335℃55℃10分钟致死,-3-1℃21天仍具致病力,水浸8个月致病力无变化,自然条件下干燥8个半月或室内干燥29个月仍为害。
    侵染循环
    (1)菌源:病菌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种子和土壤病残株上越冬,成为第2年初侵染源。病株和粉碎的果壳饲养牲畜后的粪便,以及混有病残株的土杂肥也是传播蔓延的重要菌源。病菌在土中分布很深,可达30厘米,以015厘米的表层土内较多。
    (2)传播: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也可直接侵入。苗期为最适侵染时期,其次为结果期,而花期不利于病菌的侵染。病害在田间主要通过风雨、流水和农事活动传播。远距离传播主要靠种子调运。
    (3)发生时期:在北方花生产区,5月下旬到6月初出现病株,6月中、下旬出现发病高峰。8月中、下旬出现的第2次发病高峰,发病较轻。
    发生因素
    (1)菌源:由于带菌种子是该病菌的主要越冬场所和初侵染来源,因而种子带菌率高低对病害的发生影响很大。花生在收获前受水淹,或收获时遇阴雨,种子容易发霉,带菌率高且发芽率低,播种后发病都重。
    (2)寄主抗性: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3)环境:当5厘米地温连续10天稳定在20℃以上,田间即可发病,苗期雨水多,土壤湿度大,病害发生就比较重;发病高峰常出现在降雨适中或大雨骤晴之后,雨量过多、雨次频繁、低温情况下,不利于病害发生。但下雨过多,温度较低,不利于病害发生。阳光过强造成花生幼苗热灼伤的也有利于病害发生。
    (4)栽培:连作花生地发病重,合理轮作发病轻。春播花生病重,夏播花生病轻。使用花生病株茎蔓饲喂牲畜的粪肥,以及混有病残株未腐烂的土杂肥均会加重病害发生。低洼积水、沙性强、土壤贫瘠的土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目前尚未有免疫品种,但不同品种间抗性差异较大。高产、抗性较强的品种有远杂9102、豫花10号、豫花14号、鲁花13等。留种花生及时收获、及时摘荚晾晒,含水量在10%以下方可入库储藏,要防潮湿防霉变。播种前要精选大粒饱满种子,剔除变色、秕伤的种子,选用无病种子。适宜选择夏花生留种。合理轮作。轻病地与玉米、高粱、谷子等禾谷类非寄主作物轮作12年,重病地轮作34年。花生收获后要及时深耕深翻土地,以消灭部分越冬病菌。有机肥在施用之前要充分沤熟,增施腐熟的有机肥,追施草木灰。花生生长季节及时中耕锄草,促进花生生长健壮;中耕时要避免造成伤口,减少病菌侵入,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带出田外销毁。
    (2)药剂防治:咨询电话:4000600438



    花生根腐病


         
      英文名  Peanut root rot
      异名  俗称鼠尾、烂根。
      病原  多种镰刀菌,主要有茄类镰孢Fusarium solani(Mart.) App.et Wollenw、尖孢镰孢F.oxysporum Schlecht.、粉红镰孢F.roseum(Lik) S.et H.、三隔镰孢F.tricinctum Corde) Sacc.、串珠镰孢F.moniliforme Sheld.等,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危害花生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花生各生育期均可发病,开花结荚盛期发病重。发病率为10%左右,严重时可达20%30%
      分布  各花生产区均有发生,为零星发生。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花生植株根部。
    (1)苗期:花生出苗前,为害刚萌发种子,造成烂种。幼苗发病,病菌侵染花生幼苗地下部,主根变褐色,植株矮小枯萎。
    (2)成株期:成株期受害,通常表现慢性症状,开始表现暂时萎蔫,叶片失水褪绿、变黄,叶柄下垂。主根根颈部出现稍凹陷的长条形褐色病斑,根端呈湿腐状,皮层变褐腐烂,易脱离脱落,无侧根或极少,形似鼠尾,植株逐渐枯死。土壤湿度大时,近土面根颈部可长出不定根,病株一时不易枯死。病株地上部矮小,生长不良,叶片变黄,开花结果少,且多为秕果。病菌为害进人土内的果针和幼嫩荚果。果针受害后使荚果易脱落在土内。病菌和腐霉菌复合感染荚果,可使得荚果腐烂。
    病原物
      分生孢子有2种类型,小型分生孢子圆筒形,无色,单胞,大小(512)微米×(23.5)微米。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具35个分隔。厚垣孢子近球形,单生或串生,大小711微米。
    侵染循环
      病菌在土壤、病残体和种子表面越冬,成为第2年初侵染源。条件适宜时,由植株根部伤口或表皮侵入。在田间,病菌主要靠风雨和农事操作传播蔓延,在病株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病菌腐生性强,厚垣孢子能在土壤中残存很长时间。
    发生因素
    (1)菌源:种子带菌率高,发病重。
    (2)环境:苗期如遇低温阴雨,土壤湿度大情况下,可造成病害大面积发生。
    (3)栽培:土层深厚、透水性强、排水好的花生地发病轻;连作田、黄粘土、土层浅薄的砂砾地发病重。过度密植,枝叶过于茂盛或杂草丛生,通风透气不良,抗病力下降,大雨过后,利于花生根腐病的发生。土壤肥力不足,花生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可加重病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如桂花17号、22号,粤油22号,鲁花6号、9号等。播种前精选种子,淘汰病弱种子。轻病田隔年轮作,重病田轮作35年。可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并避免与大豆、红薯套种、间种。适时排、灌水。播种前土壤需保持一定湿度,过于干旱要适当淋水,花生长出23叶时应淋苗水,促进幼苗的健壮生长。严禁在盛花期、雨前或久旱后猛灌水。午后不能小水浅灌,以免烫伤花生根部。大雨过后要及时做好田间排水工作。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施用的厩肥要充分腐熟。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集中烧毁。对发病株穴进行灌根消毒灭菌,防止病菌扩散蔓延。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植株和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搬离田间堆沤肥处理。
    (2)药剂防治:电话咨询:4000600438

    花生炭疽病



      英文名  Peanut anthracnose
      病原  平头刺盘孢Colletotrichum truncatum (Schw.) Andr.et Moore,属半知菌亚门。
      危害  对产量影响不大。
      分布  南、北花生产区均有发生。



    为害症状
      花生下部叶片先发病,病斑沿主脉扩展,褐色或暗褐色,楔形、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上有不明显轮纹,边缘浅黄褐色,中央生有许多不明显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
    病原物
    分生孢子盘。直径1633微米。
      刚毛。混生在分生孢子盘中,有或无隔膜,基部黑褐色,向尖端颜色变浅,大小(34)微米×(43153)微米。
    分生孢子。无色透明,单抱,镰刀形,两端略尖,大小(33.6)微米×(1623)微米。
    侵染循环
    (1)菌源:病原以菌丝体和分孢盘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或以分生孢子粘附在荚果或种子上越冬。土壤病残体和带菌的荚果和种子就成为第2年病害的初侵染源。
    (2)传播:分生孢子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借雨水溅射或小昆虫活动而传播,从寄主伤口或气孔侵入致病。
    发生因素
      温暖高湿的天气或植地环境有利发病。
      连作地或偏施过施氮肥、植株生势过旺的地块往往发病较重。


    花生菌核病


     

      英文名  Peanut sclertiniose
      异名  花生小菌核病和花生大菌核病的总称,花生大菌核病又称花生菌核茎腐病。
      病原  花生小菌核病病原为落花生核盘菌Sclerotinia arachidis Hanz.,花生大菌核病病原为宫部核盘菌Sclerotinia miyabeana Hanz.,均属子囊菌亚门。
      危害  不大。通常以小菌核病为主,个别年份或个别地块为害较重。
      分布  南北花生产区均有发生.


    为害症状
      花生菌核病常发生在花生生长后期,主要为害根部及根颈部,也能为害茎、叶、果针及果实。
    (1)叶片:发病,病斑暗褐色,近圆形,直径38毫米,具不明显轮纹。潮湿时,病斑呈水渍状软化腐烂。
    (2)茎部:茎部发病,病斑初为褐色,后变为深褐色,最后呈黑褐色。造成茎杆软腐,植株萎蔫枯死。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布满灰褐色绒毛状霉状物和灰白色粉状物,即病菌菌丝、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花生将近收获时,茎的皮层及木质部之间产生大量小菌核,有时菌核能突破表皮外露。
    (3)果针:果针受害后,收获时易断裂。
    (4)荚果:荚果受害后变为褐色,在表面或荚果里生白色菌丝体及黑色菌核,引起子粒腐败或干缩。
      大菌核病引起症状和小菌核病相似,但仅在茎蔓上发生,后期产生菌核较大。
    病原物
    落花生核盘菌。
      分生孢子梗褐色,直立,细长有分隔,顶端对生分枝,分枝上部着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卵圆形或椭圆形,无色或浅灰色,单胞,大小(612)微米×(69)微米。
      菌核形状不规则,外层黑色,内部白色,大小(12.5)毫米×(0.51.5)毫米。菌核在土表萌发,初生分生孢子,后形成1至数个子囊盘。菌核很少形成子囊盘,多形成分生孢子。
      子囊盘初呈圆柱形,后为漏斗状,无孔,顶部扁平,直径0.6毫米左右。内生8个子囊孢子。子囊棍棒形。子囊孢子。透明、扁椭圆形、单胞,大小(1114)微米×(67)微米。
    宫部核盘菌。
      菌核黑色,圆柱形或不规则形,大小(312)毫米×(35)毫米。菌核萌发长出数个子囊盘。
      子囊盘。黑褐色,漏斗状,直径3.54毫米。
      子囊孢子椭圆形,无色,单胞,大小(1015)微米×(57)微米。
    侵染循环
      病原以菌核在病残株、荚果和土壤中越冬,菌丝体也能在病残株中越冬。第2年小菌核萌发产生菌丝和分生孢子,有时产生子囊盘,释放出子囊孢子,多从伤口侵入。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菌丝也能直接侵入寄主。大菌核病菌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释放子囊孢子并进行侵染。
    发生因素
      通常连作地病害重。
      高温、高湿促进病害扩展蔓延,进一步加重病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重病田应与小麦、谷子、玉米、甘薯等作物轮作,可以减轻病害发生。花生生长期进行深中耕,将菌核埋入土中防止生成子囊盘,减少传病机会。田间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集中烧毁。花生收获后清除病株,进行深耕,将遗留在田间的病残株和菌核翻人土中,可减少菌源,减轻病害。
    (2)药剂防治:咨询电话:4000600438



    花生白绢病


     

      英文名  Peanut sclerotium blight
      异名  花生白脚病、花生菌核枯萎病、花生菌核根腐病。
      病原  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罗耳阿太菌Athelia rolfsii(Curzi) Tu.&Kimbrough.,属担子菌亚门真菌,自然条件下很少产生。
      寄主  花生、烟草、番茄、茄子、马铃薯、棉花、黄麻、芝麻、西瓜、大豆等100多科210多种植物。
      危害  为零星发生,严重的发病率也可高达30%以上。
      分布  江苏、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河南、江西、安徽、湖北等省均有发生。尤以长江流域和南方各花生产区发生较重。


    详细资料
    为害症状
      病害多在花生成株期发生,主要为害茎部、果柄及荚果。发病初期病部变褐软腐,其上出现波纹状病斑。病斑表面长出一层白色绢状丝菌丝体,在合适条件下菌丝蔓延至植株中下部茎杆,并在分枝间、植株间蔓延。土壤潮湿隐蔽时,病株周围土表植物残体和有机质上也布满一层白色菌丝体。在菌丝体中形成很多球状菌核。受害茎基部组织腐烂,皮层脱落,剩下纤维状组织。病株叶片变黄,边缘焦枯,最后枯萎而死,受侵害果柄和荚果长出很多白色菌丝,呈湿腐状腐烂。
    病原物
    (1)
    形态:在生活史中主要靠无性世代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营养菌丝和菌核。
    菌丝。生育期中产生的营养菌丝白色,直径5.58.5微米,有明显缔状连结菌丝,每节具2个细胞核;在产生菌核之前可产生较纤细的白色菌丝,直径3.05.0微米,细胞壁薄,有隔膜,无缔状联结,常312条平行排列成束。
    菌核。球状,直径0.52.0毫米。初为白色,以后变深褐色表面光滑,坚硬。在马铃薯培养茎上形成菌核比自然情况下菌核大,直径23毫米。
    (2)
    特性:温度生长范围840℃,在42℃下虽不能生长,但48小时后还能保持其活力,最适3132℃。温度下降至-10-2℃时能杀死菌丝体及发芽的菌核,但不能杀死休眠中的成熟菌核。酸碱度适应范围为pH1.98.4,最适pH5.9菌核在干燥土壤或干枯病株上存活时间较长,而在潮湿情况下,存活时间较短,在土壤深处菌核存活不超过一年。
    侵染循环
    (1)
    菌源:病菌主要以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及病株残体上越冬,种子和种壳也可带菌传病。为初侵染病源。
    (2)
    传播:病菌主要借流水、昆虫传播,土壤也能传播,病菌从花生根茎部的表皮直接侵入或从伤口侵入。
    发生因素
    (1)
    寄主抗性: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尚未发现免疫品种。直立型品种比蔓生型容易发病。种壳的厚度和荚果的感染度呈正相关。
    (2)
    环境:温暖高湿有利于发病;雨后骤停以及久旱骤雨,发病都较严重。
    (3)
    栽培:连作地、播种早易发病重,前茬作物为水稻比甘蔗、甘薯发病轻。管理不善,杂草丛生或自生苗很多的田里白绢病也常很严重。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田间湿度大的田块发病重。有机质丰富,落叶多,植株长势过旺倒伏病害特别严重。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选种抗病品种或无病种子。合理轮作,水旱轮作或与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不在低洼地和土壤粘结、排水不良的地块种花生。春花生适当晚播,苗期清棵蹲苗,提高抗病力。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改善土壤通透条件。加强田间管理,清沟排渍,合理密植,中耕除草。加强防治地下害虫,尽量避免花生根部受伤。花生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掩埋,然后深翻土地,把菌核深埋于土壤中,减少第2年的初始菌源。
    (2)
    药剂防治:播种前用种盾,或12%禾姆SC 100ml拌种50千克,详细请咨询电话:15043862888

    ,

    花生网斑病


        

      异名  花生褐纹病、花生云纹斑病。
      病原  花生茎点霉Phoma arachidicola MarassPauer & Boerema,属半知菌亚门。
      寄主  自然条件下仅侵染花生。据国外报道,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还侵染甜三叶草、多毛豌豆等6种豆科植物。
      危害  能引起花生生长后期大量落叶,影响产量,可减产10%20%,流行年份可造成减产20%40%以上。
      分布  1982年在我国山东、辽宁等省花生主产区首次发现花生网斑病,此后在陕西、河南等省相继发生。


    详细资料
    为害症状
      花生开花至收获期均可发生,以花生中、后期发病最重,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为害叶柄和茎部。
    (1)
    叶片:有2种类型。一种为污斑型,叶片正面初生针状褐色小点,渐扩展成近圆形、深褐色污斑,边缘较清晰,周围有明显的褪绿斑。病斑可穿透叶片,但叶背面病斑稍小,病斑坏死部分可形成黑色小粒点,为病菌分生孢子器。另一种为网斑型,初在叶片表面形成黑褐色病斑,病斑稍大,不规则,边缘不清楚,呈白色放射状,常扩大或连片成黑褐色病斑,周围无黄晕。此病斑不穿透叶片,仅为害上表皮细胞。
    (2)
    叶柄、茎:叶柄和茎受害,初为褐色小点,后扩展成长条形或椭圆形病斑,中央稍凹陷,严重时可引起茎叶枯死,病部有不明显的褐色小点。
    病原物
    (1)
    形态:分生孢子器。黑色,球形或扁球形,直径49.6168微米,有孔口。在自然病株上,成熟分生孢子器在落叶上形成,埋生或半埋生于病组织中。在人工培养基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器,淡褐色,球形,直径125250微米。分生孢子。无色,长椭圆形或哑铃形,多为双胞,分隔处稍缢缩,大小(7.521)微米×(3.87.8)微米。少数为单胞、三胞、四胞。在人工培养基上产生的分生孢子椭圆形,多为单胞,少数为双胞。
    (2)
    特性:分生孢子在530℃均能萌发,最适温度为2025℃,低于0℃或高于30℃不能萌发。pH值在57之间,孢子萌发率达90%以上,pH值在2以下和11以上不能萌发。
    侵染循环
      病原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为第2年的初侵染来源。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器中释放分生孢子,从表皮侵入寄主,形成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害在花生花针期开始发生,89两月是发病盛期。
    发生因素
      花生生长中后期,遇持续阴雨天气,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
      田间湿度大的地块易发病,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花生网斑病最有效的措施。抗性和产量均较好的品种有P12、群育101、鲁花9号、鲁花10号、鲁花14号、8130、花37等。冬前或早春深耕深翻,将部分生土翻到地表,全面覆盖地面,将越冬病菌埋于地表20厘米以下,可以明显减少越冬病菌初侵染的机会。实行轮作能明显减轻病害,可与玉米、大豆或地瓜轮作。与小麦套种也可减轻病害的发生。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施足底肥,不偏施氮肥,并适当增补钙肥;及时中耕松土,雨后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改平种为垅种也可减轻病害的发生。收获时彻底清除病株、病叶,集中烧毁或沤肥,以减少第2年病害初侵染源。
    (2)
    药剂防治:日曹妆颜


    花生青枯病

      

      英文名  Peanut Bacterial wilt
      病原  青枯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 Smith,属细菌。
      寄主  花生、番茄、烟草、马铃薯、茄子、辣椒、芝麻、蓖麻、向日葵、萝卜、菜豆、田背、香蕉、桑、刺觅菜、白花草、鬼针草等35200多种植物。
      危害  发病率10%20%,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绝产失收。花生发病后常全株死亡,造成损失严重。
      分布  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江苏和安徽等地,尤以南方各省()发病重。随着病区的扩大,山东、辽宁、河北、河南等地也有发生,且部分地区逐渐严重。



    为害症状
      主要侵染根部,致主根根尖变褐软腐,根瘤墨绿色。病菌从根部维管束向上扩展至植株顶端。纵切根茎部,初期导管变浅褐色,后期变黑褐色。横切病部,呈环状排列的维管束变成深褐色,在湿润条件下或用手捏压时溢出浑浊的白色细菌脓液。病株上的果柄、荚果呈黑褐色湿腐状。
      病株最初表现萎蔫,早上延迟开叶,午后提前合叶。通常是主茎顶梢第12片叶首先表现症状,12天后,全株叶片从上至下急剧凋萎,叶色暗淡,呈绿色,故称青枯
    病原物
    (1)形态: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大小(0.92) 微米×(0.50.8)微米,具极生14根鞭毛,无芽孢和荚膜。
    (2)特性:革兰氏染色阴性。根据青枯菌侵染不同寄主的反应,现分为3个小种,花生青枯菌属于1号和3号小种。
      病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833℃,生长温度为1040℃,致死温度为5254℃10分钟。病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为pH68pH5以下生长微弱,在pH4时死亡。适应的含盐量为0.1%0.5%,含盐量达1%时,生长受到抑制。
      病菌怕阳光,不耐干燥。在干燥条件下10分钟就死亡。病株暴晒2天,病菌全部死亡。在土壤中能存活18年,35年仍保持致病力。
    侵染循环
      花生青枯菌主要在土壤中、病残体及未充分腐熟的堆肥中越冬,成为第2年主要初侵染源。带菌杂草以及用病株做饲料的牲畜粪便也是传染源。病菌从寄主植物的根部、茎部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然后通过皮层进人维管束。病菌在维管束内蔓延,并能浸入皮层和髓部薄壁组织的细胞间隙。由于病菌分泌的果胶酶分解细胞间的中胶层,引起细胞腐烂。病根、病茎腐烂以后,细菌散布土壤内,借流水、人畜、农具、昆虫等传播。
      花生青枯病在花生的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花期达到发病高峰。
    发生因素
    (1)菌源:(1)寄主抗性:品种之间抗病性差异明显。普通型蔓生品种、龙生型品种和部分珍珠豆品种发病轻;普通丛生型品种发病重。
    (2)环境:雨日数及降雨量的多少对病害影响很大。时晴时雨,雨后骤晴最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花生播种后日均气温20℃以上,5厘米深处土温稳定在25℃以上约68天开始发病,旬均气温高于25℃,旬均土温30℃进入发病盛期。
    (3)栽培:连作地、粘土发病重;土层浅、有机质含量低、排水不良、保水保肥差的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如鲁花12、鲁花15、抗青10号、抗青11号、鲁花11、鲁花3号、花玉17、丰花3 号、鄂花5号、中花2号、粤油92、桂油28、泉花3121、粤油22号、粤油320号、粤油250等。可与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甘薯等作物轮作,避免与茄科、豆科、芝麻等作物连作。发病率在50%以上的重病地,要经56年的轮作,病害才能逐渐减轻;而发病率10%以下的轻病地,轮作12年就能抑制病害的发展。改良土壤。对酸性土壤可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度,减轻病害发生。通过深耕、深翻、严整土地等措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适期播种,合理密植,以利通风透光。配方施肥。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适施氮肥,促进花生稳长早发。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禁用病残体沤制的未腐熟的肥料,定期喷叶面肥,增强抗逆性。及时开挖和疏通排水沟,实行高畦地膜栽培,避免雨后积水。田间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带出田间集中深埋,并用石灰消毒。
    铲除田地周围的杂草,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田间病原。



    花生黄花叶病毒病

     

     


     


      

      异名  花生花叶病。
      病原  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简称CMV。株系间对寄主植物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花生上流行的黄瓜花叶病毒是CA株系。
      寄主  黄瓜花叶病毒寄主范围广泛,能侵染葫芦科、茄科、十字花科和豆科多种作物和蔬菜。但花生上流行的黄瓜花叶病毒CA株系,目前仅发现自然侵染花生和菜豆。在人工接种条件下,CA株系能侵染632种植物。
      危害  属多发性流行病害。流行年份,发病率可达90%以上。显著影响花生的品质和产量,早期发病花生减产30%40%
      分布  除我国外,尚未见其他国家报道。主要在河北、辽宁、山东以及北京等沿渤海湾花生产区流行为害。


    为害症状
      花生出苗后即见发病。初在顶端嫩叶上现褪绿黄斑,叶片卷曲,后发展为黄绿相间的黄花叶、网状明脉和绿色条纹等症状。病害发生后期症状有减轻趋势。
      该病害典型黄花叶症状易与其他花生病毒病相区别。但该病害常和花生条纹病毒病混
      合发生,症状不易区分。
    病原物
    (1)形态:病毒粒体球状,大小28.7nm
    (2)特性:体外钝化温度5560℃,体外保毒期67天,稀释限点1001 000倍。
    侵染循环
      病毒通过带毒花生种子越冬,成为第2年病害主要初侵染源。此外菜豆等寄主也可成为该病初侵染源。种传病苗出土后即表现症状,田间靠蚜虫传播扩散。在病害流行年份,早在花生花期即可形成发病高峰。
    发生因素
    (1)菌源:种子带毒率直接影响病害的流行程度。带毒率越高,发病越严重。豆蚜、大豆蚜、桃蚜和棉蚜有较高传毒效率。蚜虫发生早、发生量大,病害流行就严重。
    (2)寄主抗性: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
    (3)环境:花生苗期降雨量、温度与这一时期蚜虫发生、病害流行密切相关。花生苗期降雨少、温度高年份,蚜虫发生量大,病害严重流行。雨量多,温度偏低年份,蚜虫发生少,病害轻。
    防治方法
    (1)检疫:加强检疫,不从病区调用种子。
    (2)农业防治:种植抗病性较好的品种,如鲁花11号、1-10等。从无病区调种,选种无病种子。选择轻病地留种也可以减少毒源,减轻病害发生。早期拔除种传病苗,以减少田间再侵染。及时防治蚜虫,减少由蚜虫引起的再侵染。




    花生根结线虫



      英文名  Peanut root knot nematode
      异名  花生根瘤线虫病;俗称地黄病、地落病、黄秧病等。
      病原  侵染花生的根结线虫有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 Chitwood、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arenaria (Neal) Chitwood、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 Treub。常以其中1种或1种以上发生于世界各主要产花生地区。在我国,大致黄河以南为花生根结线虫,以北为北方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对花生的为害在我国未见报道。
      寄主  参见大豆根结线虫病。
      危害  花生一种毁灭性病害。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达70%80%,有的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花生产量和质量。
    ,
      分布  世界性的重要线虫病害。分布较广,尤以山东、河北、辽宁等省发病较重。



    为害症状
      根结线虫必须由2龄幼虫从幼嫩组织侵入,形成不规则形根结。根结线虫从花生的根端侵入后,使主根尖端逐渐形成纺锤状或不规则的虫瘿,虫瘿上再生根毛,根毛上又生虫瘿,致使整个根系形成乱发似的须根团。线虫也可侵染荚果,荚果上的虫瘿呈褐色疮痂状突起,幼果上的虫瘿乳白色略带透明状。花生被侵染后,植株上的叶片黄化瘦小,叶片焦灼,萎黄不长。识别这一病害时,要注意线虫瘿与根瘤的区别,虫瘿长在根端,呈不规则状,表面粗糙并有许多小根毛;根瘤则着生在根的一侧,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压碎后流出红色或绿色汁液。
    病原物
      参见大豆根结线虫病。
    侵染循环
      病原线虫在土壤中的病根、病果壳虫瘤内外越冬,也可混入粪肥越冬。第2年气温回升,卵孵化变成初龄幼虫,蜕皮后为2龄幼虫,然后出壳活动,从花生根尖处侵入。
    发生因素
      干旱年份易发病,雨季早、雨水大、植株恢复快发病轻。沙壤土或沙土、瘠薄土壤发病重。连作田、管理粗放、杂草多的花生田易发病。线虫侵入适宜土温11.334℃,最适1520℃。在1226℃范围内,温度越高,侵入所需的时间越短(1014),高于26℃或低于10℃则不利于侵入。田间最大持水量70%左右适于线虫侵入,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20%以下和90%以上均不利于线虫侵入。通气不良的粘土地不利于线虫生长发育;低洼、返碱和砂粒间结合较深紧的土壤未见发生。伏雨来的早,雨量多,花生恢复生长早,生长快,受害就轻,干旱年份发生加重。晚播距伏雨期近,可减轻发病;灌概条件好,保水、保肥的土壤为害就轻。一般连作田块为害严重,早播的发病重,晚播的轻。
    防治方法
    (1)检疫:严格执行检疫制度,防止蔓延,不从病区调种,以防传人无病区。如需从病区引种时,要测定花生荚果含水量,如在8%以下时(虫瘿内线虫即死亡),可以调运。
    (2)农业防治:与禾谷类作物或甘薯等非寄主作物轮作23年,减轻线虫为害。轮作年限越长效果越好。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效果更好。清除花生田内外寄生杂草,以消灭其他寄主上的病源。深翻晒土,增施有机肥料,修建排水沟,忌串灌,改善花生生长环境,增强花生抗病力。病田就地收刨,单收单打;收获时深刨病根,进行晒棵或集中烧毁;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
    (3)药剂防治:①10%的克线磷GR3045千克/hm2,或15%涕灭威GR1220千克/hm2,或5%硫线磷GR120千克/hm2,或5%米乐尔GR54千克/hm2,或10%灭线磷GR1518千克/hm2。以上药剂拌干细土300375千克,使用时先开沟,将GR条施于沟内,然后覆盖一层薄土,再播种覆土。
     花生疮痂病



    该病为山东花生主要病害。



    花生果腐病

     


     

    花生果腐病又称为"花生烂果病",在多年重茬种植的地块结荚期遇到雨水较多的年份,发病会更加严重。据调查,染病地块轻则减产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该病害已成为花生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对产量和花生的品质构成了极为严重的威胁。在生产上,这种病害发生较为普遍,防治难度也较大,应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综合防治,提高产量和品质,进而提高种植效益。

    折叠症状

    花生果腐病主要表现在花生果腐烂,轻的半个荚果为褐色或黑色,里面的果仁小而硬实,发育不良,果皮发黄,严重的整个荚果都为深黑色,果皮和果仁均已腐烂,一般整株或点片发生。在花生进入7月份的结荚期一直到采收期,均有发病的可能。

    折叠病因

    造成花生果腐病的原因有多种,尤以镰刀菌真菌土传病菌为主,再是由于土壤缺少钙引起,再次有蛴螬等地下害虫啃咬或染病引起。

    折叠防治措施

    1.轮作倒茬。据调查我省花生主产区种植的春花生多为沿河两岸的沙滩地,这种地块最适宜种植花生,所以,花生重茬种植现象极为严重。由于连年重茬,土壤中积累的有害病菌逐年积累增多,同时花生根系还会分泌一些有毒物质,再加上农民对化肥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造成了土壤的盐渍化程度较高,花生生长的土壤环境明显变坏,这样花生秧苗质量不高,极容易诱发果腐病。为减少该病的发生,应当做到科学轮作倒茬,间隔两到三年后再种植。

    2.异地换种。

    3.平衡施肥。

    4.药剂拌种。

    5.及早防病治虫。花生一旦感染了根腐病、茎腐病等致命性病害,也会造成果腐病的发生。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啃咬荚果,荚果上会留下伤口,伤口处易感染病菌,尤其是土壤中大量存在的镰刀菌就会轻易传播,造成果腐病的发生。为此,要科学预防,及早防治病虫害,防患于未然

版权所有:青岛精研种苗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种子信息网

联系地址:青岛市平度市同和街道办事处高平路108号   电话:0532—88317509   

鲁ICP备17051506号-1 管理登录